SD-WAN vs MPLS vs Internet:有什么区别?哪种方法适合您的组织?
导言
随着企业的发展,它们需要建立连接不同地理区域分支机构的网络基础设施。IT 网络小组必须在考虑成本和合规性的同时,平衡组织对简便性、性能、可靠性和安全的需求。由于地理距离会降低性能并增加成本,因此选择如何连接远程站点可能具有挑战性。此外,随着企业持续拥抱数字化转型,基于云的应用程序的采用引入了将用户与云和软件即服务(SaaS)资源连接起来的新方法。那么,企业连接多个地点和用户与关键业务资源的最佳方式是什么,同时又能兼顾性能、可靠性和成本?
一直以来,最流行的两种广域网(WAN)连接方式是 多协议标签交换(MPLS) 和互联网,但近年来,IT 管理员开始考虑添加软件定义的广域网(SD-WAN)覆盖。
多协议标签交换
MPLS 是连接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的专用连接。MPLS 通常是外包的,由保证网络性能、质量和可用性的服务提供商管理。由于 MPLS 本质上是一种专用网络,它被认为是可靠和安全的,但也很昂贵。
基于传统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广域网架构采用的模式是,在访问云应用时,来自分支机构的流量通过总部或集中数据中心 "回程 "到云。当流量回程时,MPLS 的成本会更高。由于距离造成的延迟以及 MPLS 提供的带宽有限,互联网的速度较慢。
这些缺点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。此外,MPLS 在设计上并不适合处理 SaaS 应用和云应用所带来的大量广域网流量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迁移到云,带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糟糕的用户体验会导致挫败感和低动力。
- 优点MPLS 既可靠又安全。
- 缺点依赖 MPLS 的传统广域网非常复杂,管理起来费时费力,升级和大规模扩展的成本也很高。
宽带互联网
应用程序正在向云端迁移,推动了分支机构对直接互联网访问(DIA)的需求,以改善用户体验。与此同时,联网设备和带宽密集型应用程序的采用也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宽带互联网是任何高速互联网服务,它始终处于在线状态,速度比传统的拨号上网更快。宽带互联网无处不在,成本效益高。
尽管有这些好处,但宽带互联网的局限性会对企业绩效产生重大影响。与多协议标签交换(MPLS)相比,宽带互联网缺乏广域网中间连接的可靠性,而使用专用专用链路则可以保证这种可靠性。端到端网络性能的可靠性会降低,因为客户不得不冒险将拥堵的互联网作为广域网的中间里程。除此之外,宽带网络并不安全。虽然分支机构和远程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公共互联网,但当用户访问企业网络时,敏感数据、应用程序和通信却得不到保护。当用户通过不安全的网络连接进入他们的网络时,他们对企业数据的访问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- 优点宽带互联网价格低廉、普及率高、易于安装。
- 缺点宽带互联网会导致应用性能低下,降低用户体验,因为客户需要利用拥挤的公共互联网。
软件定义的广域网
SD-WAN 是一种较新的广域网方法,它将网络控制和管理流程从底层硬件中分离出来,使其成为可以轻松配置和部署的软件。
SD-WAN 大大有利于那些希望更灵活地连接远程网络的组织。SD-WAN 网络可管理多种类型的连接,包括 MPLS、宽带和长期演进(LTE),并实时将流量路由至最佳路径。在云的情况下,SD-WAN 可以将互联网和云端的流量直接转发到分支机构,而无需回程。通过根据优先级在不同网络路径上路由流量,您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,优化应用程序性能,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中断。
SD-WAN 可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应用性能,但也并非没有局限性。由于它利用拥挤的互联网作为广域网的中间一英里,网络性能和可靠性仍然会受到影响。试图解决这些挑战的 IT 团队几乎没有任何选择,要么自己构建复杂的 SD-WAN 中枢基础设施和互连,要么雇用多个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,从而增加复杂性和成本。最后,与 MPLS 不同,SD-WAN 并非专用网络。因此,安全往往是附加的,通常是事后才想到的,这就造成了复杂性和安全风险。
- 优点SD-WAN 可以提高灵活性和敏捷性,改善用户体验,降低成本。
- 缺点采用 SD-WAN 可能很复杂,而且往往缺乏本机集成的安全性,这会使组织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。
最终结论哪种连接方式适合您的组织?
找到最佳的连接方式取决于许多变量,包括公司总部和远程分支机构之间的地理分布、运营预算、合规性要求、灵活性需求等,但有一个普遍因素:安全性。正确的选择不仅能优先考虑网络连接和广域网优化,还能将数据保护放在所有组织议程的首位。
通过统一管理网络和安全,企业可以避免在安全态势上出现漏洞。这也有助于保持从网络核心到分支机构的安全策略的一致性。
Palo Alto Networks SD-WAN 可帮助您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连接分支机构。阅读我们的电子书,了解为保证用户连接和数据安全而应考虑的关键 SD-WAN 特性和功能。